Thursday, 11 February 2010

Yes Man

几年前的戏了,记得当时OSK介绍了这部戏,过后去看了,没想到是获益良多。


很多人会因为懒惰改变,不想重新适应新的事物,就会对许多尝试都说不,久而久之,说“不”似乎成了惯性,世界越来越小,把自己围在自己建的墙内,甚至因为这种个性,搞砸了许多东西,许多事情,许多,人际关系。

Jim Carrey在里面饰演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工作糟糕,人际关系糟糕,生活糟糕。

忘了怎样,他去了一个讲座,一个教人说YES的激励讲座。
到这里,有看过的人都懂这一幕其实很滑稽,根本就像那些邪教或直销产品在所谓“激励人”的仪式。
但其实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个讲座,只要把内容方向定位好,讲座的宗旨其实是很富激励性的。
过程不重要,结果是主人公被“下诅咒”,必须把接下来的每件事,每个邀请都说YES,不然厄运降临。

因为无数的邀请无数的事件,无数的YES,主人公的生活开始起了显著的变化,围墙上的砖一块块在瓦解,直到围墙都不见了,主人公现在必须做的是就是,走出围墙的圆圈。

因为某些事情,主人公不能再继续什么都说YES了,他找回那个讲座的主讲者,要他解开“诅咒”,结果,就如大家所想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诅咒,那只是一种和邪教直销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催眠。

没有了“诅咒”,主人公看了看自己现在的生活,再比对回以前的自己,他醒悟了,原来走出圆圈,不过是多一些接受,多一些尝试,多一些说YES。

不再受“诅咒”的束缚,说YES也不再像之前不管要或不要,也没去想要或不要;现在主人公可以更自己地生活。



某种程度上,我很像戏里的主人公。

我很懒惰,可以不用自己做的就不自己做,可以推的就全拒绝。
看了这部戏后,我并没有直接就领悟到“说YES”的真正意义,只是对这部戏的概念有很深的印象。

会突然想起这部戏,是因为前些日子,听到有人说我对收到的邀请来者不拒。
当时真的被这一整部戏充满脑袋,原来我在这一段日子里竟然变了那么多。

不知不觉中对于别人的邀请不再是以拒绝或犹豫找借口来回应,也不知是不是看了这部戏后下意识地为了不让自己变成一开始的主人公那样而做的改变。

在意识到这件事后,我也开始为走出圆圈做出努力,这个学期尤其明显。
也可能是加上在一开始时的心情低落,对于生活的太多空隙感到恐惧,一直想要找事情做,来让自己“没空”。
无论如何,我对于想要做的事物上好像变得更有干劲,更想要去完成。


By the way,题外话,之前在面子书上看到有人写"sometimes we build a wall not to keep people away, but to see who cares enough to break it"
本来可能可以写多一篇新的,但懒惰了,就纯粹在这里做做分享。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