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5 January 2017

臘八

第一次知道臘八節,是從金庸的小説《俠客行》里看到的,其中的故事就不多説了,想知道的人也已經知道,不知道的人也不會想知道。一如金庸的其他小説,故事很有趣,但對這臘八節吃碗臘八粥的習俗倒是深深印在腦海中。若干年后才大概知道了什麽叫做臘八,但畢竟不是從小知道的節日,在這裏更是鮮爲人知,對臘八的認知很大部分還是《俠客行》里的臘八粥。

很慶幸母親很注重這些傳統保留,今天是臘八,早上就吃了一碗臘八粥,也再度去尋了臘八的典故,從百度拿來了一張圖,放在底下。

這些傳統,自己本身不懂得珍惜,不會有其他人爲你的傳統的流失感到惋惜。曾經聽到“爲何我要知道端午節是落在五月五”,無知還不是最可怕,理直氣壯地顯示自己的無知,且完全沒有反省的念頭才是這個民族(在這片土地)沒落的主因。


嘗試把圖片弄得大些以便閲讀,但都失敗了,所以就直接看鏈接吧。

出處自百度

Thursday 29 December 2016

理想世界

當一樣公用東西坏了,有什麽方式可以警告使用者不要使用呢?

方法一:最簡單最直接的,發個通告讓全世界知道。
反駁:平時發太多通告,導致很多人通常都不讀,功效不高。
反反駁:那就該檢討發通告的次數和重要性。而且使用者沒讀,做錯事,出了事是他們的錯。

方法二:在那樣東西上面貼個告示,讓使用者知道坏了。那樣如果出了事就是他們的錯。

其實最好的是,都做。
而在方法二上,更應該用腦去做。

比如,
壞的是汽車,告示應該放在那裏?因爲是輪胎坏了,所以放在輪胎処。放在門口上,因爲汽車都會經過的。
都不是,答案明顯的是放在車鑰匙上,放在司機門,司機座位,駕駛槃上。很簡單的原理,break the process,只要在固有的步驟上打亂下一步,人們自然就會發現。

當然這不是真的例子,所遇到的例子太難讓別人了解。但主要還是說,這些東西只要肯用一點心就做得到的,很多人卻永遠往自己的角度想——我做了就好,你沒注意是你的事。
這種心態破壞了整個社會平衡(或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從未平衡過),還是許多年前說的那一句——這個世界只要每個人替每個人多想一點點,就會變得很美好。

其實最初要說的是——
花了多少錢,上了多少那所謂教人如何精簡,如何提高工作效能的訓練,如果連基本的應變都沒有,又有何用?

這世界總有些做無謂且無益的東西的人,這些米蟲的消失也絕對能使這個世界變得美好。

Tuesday 20 December 2016

莫忘初衷

在油站不准使用手機
在油站使用手機會引起爆炸
在油站禁用手機

諸如此類的說法不斷地轟炸著人們,三人成虎,加上思想喪尸大力地鼓吹,這種沒來由的説法就成爲了大衆認爲的事實,而無論有多少的科學證明那是錯誤的,人們還是只會說“那是報紙上說的,新聞報導的,油站列明的”。孰不知現在的新聞從業者(另一三大被低估的職業之一)都已失去了職業道德,淪爲只爲了商業在行事的商傢;而油站業者,一方面爲了撇清責任,能有多少免責聲明就是多少,另一方面也是受了社會壓力,那些“大家都做的”,當然也就得跟。

而爲何“會爆炸”是錯誤的訊息,不如反問爲何手機無緣無故會引起爆炸。火如何燃燒,從貼近生活的例子說起,最直接的就是爐灶如何燃火:開煤氣開關,啓動火花(新型的應該都内建了,舊的還需火花槍)——是煤氣遇上火花所以開始燃燒。再想想車子如何啓動引擎,同樣的道理,燃氣加上火花。油站是有了燃氣,但手機在使用或者関機的狀況下都不可能會產生任何火花(据我所知,還沒有一個製造商推行了有火花設制的手機),駁回。
另一個可能性會使煤氣起火,就是周遭溫度達到了自燃點(autoignition temperature),wiki所拿來的——指的是常压下,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点燃时,可燃物自燃的最低温度。而汽油的自燃點是攝氏兩百五十度,給那些不知道的,水的沸點是攝氏一百度。除了火花,要使燃氣起火,就是你的手機達到了水的沸點的2.5倍,當然那是要在你的手沒被灼傷的前提下,再度駁回。
而最重要的一點,一直在使用的字眼是起火燃燒,而不是爆炸。汽油引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汽油和空氣的比重,不是專家也沒有什麽生活例子可參考,可以去找一找mythbuster做過的實驗看一看學一學,spoiler alert:他們試驗了數次才得到那個黃金比重。
所以,看官們,別傻了。

而有一個反駁點,我也必須承認的一點——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點總是好的。對,如果有十個重要的點過後,多小心這一點,沒問題,反正人們都是疑神疑鬼的。但是,“不准使用手機”這一點似乎已成了在油站使唯一必須注意的一點,這种如此偏重的焦點造成了一個致命的盲點,使到其他真正應該注意到的事項都被忽略了。
火花和溫度,應該注意的是任何會帶來這兩樣的舉動,一些很多人因爲手機的盲點,而都沒注意到的小細節。火花來自于靜電,也是很多油站起火意外的起因(絕對不是手機),而靜電來自于車主,車主在等待汽油添滿的空檔坐回車上,衣物和沙發的摩擦囤積了靜電,在沒機會放電(discharge)的情況下,觸碰了車身或油槍。火花,燃氣,燃燒。溫度呢,最熱的應該就是汽車引擎了吧,不是專業,不敢下定論。

說了那麽多,主要還是要說盲點,尤其這種被大事渲染的錯誤的自以爲,再加上社會和群衆的壓力,更是容易造成許許多多致命的盲點。再多一個例子,話説我的公司很注重在上班範圍發生的意外,不只是說公路上的,辦公室的,后梯閒的,總之是貫徹了安全第一的準則。其中一條衍生出來的條例是上下樓梯要握扶手,出發點絕對是好的,但我一來懶,二來怕握扶手產生的靜電,所以照慣例是反對派,從不握扶手的,那是題外話就不說了。盲點就在這裡,當整個公司上下,加上牆壁上的海報都在說必須握扶手,人們應該都忘了最基本的如何安全地上下樓梯——把注意力放在樓梯,而不是手機,不是和旁邊的同事聊天打鬧。

小心駛得萬年船沒錯,但最重要的還是不要被盲點所遮蔽,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東西。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很多時候在聼了、看了許多,有了太多的資訊,反而很容易迷失,忘了一開始出發時的目的,一開始的心情。要保持清流的一大前提,應該是就莫忘初衷吧。

Wednesday 23 November 2016

Tuesday 22 November 2016

在電臺上聽到“…父母想讓小孩拿第一名是小孩該有的學習心態嗎?這真的能讓孩子在未來具有社會競爭力嗎?”。拿第一名沒有什麽意義,尤其在馬來西亞這種填鴨式學習成績上,很多“會讀書”的人反而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維捆綁住,比如在發生事件A時用B辦法來應對,稍微轉變一些就不會思考該如何應對,本身是面對過幾個這類人,都是讀書成績好的。這種教育培養出不大會自己思考,容易被人影響,人云亦云的年輕人,在這社交媒體汎濫的時代,更是“孕育”出了一大群思想喪尸,在自己不了解,也不去了解的情況下,進而去“感染”更多的潛在喪尸。美國喪尸戯看多了,都懂喪尸的威力並不在於單槍匹馬,而總是以數量取勝。在這樣的民主社會下,統治者並不會是那個研發解葯的,而是研發病毒的那個,只要讓喪尸繼續無知,那龍椅就坐得穩了。

說得遠了,拿第一名沒有什麽意義,那“具有社會競爭力”就是那個意義所在了?父母讓孩子補習,學習各式各樣的課外技能,不就是爲了讓孩子在未來“有社會競爭力”嗎?更甚的是,在這頭抨擊父母錯誤教導小孩競爭拿第一,另一頭卻以未來的社會競爭作爲標準;難道說大人的競爭就比較有意義?那些你在經歷著的,你認同的,才是這個社會的標準?這個社會,又是用了什麽標準在衡量芸芸衆生呢?

在華人社會的固有思想,總是以“成功”作爲標準來衡量每個人的人生,曾幾何時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也影響了我,還曾經嘲笑以成爲政府老師平淡過一生為目標的友人(老師絕對是三大被錯誤低估的職業之一,擇日再説),現在才知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路,平凡地活下去也很重要。那名友人現在倒是往不平淡的方向去,反倒我自己經歷過了狗吃狗的世界,覺得如此苟延殘喘地維持自己的信念,不如就隨波逐流,平淡但保留那一股清流。而這種“成功”的標準,大多都可笑地建立在另一個華人自以爲的標準上——賺很多的錢,成爲名人,很會交際。對於這種看法很不以爲然,尤其是普遍上都認爲,後者是實現前兩者的主要條件。不以爲然,沒什麽原因,因爲自己做不到,因爲不想成爲沒實力空有嘴巴的那個。

回到社會競爭力吧,所謂的社會競爭力對很多人來説不就是社交能力,而所謂社交能力,説穿了不就是在不懂裝懂的情況下派上用場,套句網上用語——耍嘴炮。自己本身是注重實踐的人(也或許是因爲不會耍嘴炮),相信有能力做事的人總會被看見,但也總是得不到應得的。不是因爲自己不會耍嘴炮,而是當他在埋頭鑽研實際問題時,有太多“有社會競爭力”的人在鑽研著社交能力(練習耍嘴炮)。有些人就認了,自己不想/會/能耍嘴炮,就專心做自己應做的,名和利就看得淡些;有些人不甘願自己努力了結果輸在耍嘴炮上,所以也就荒廢了應該做的,轉而向耍嘴炮看齊。那樣的結果就和搞政治沒兩樣,九成以上的時間都是花在耍手段上,而真正在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又得不到應得的,人類如果不是因爲這種習性,應該早就進步得統治了全宇宙。錯的並不是社交這件事,而是人類太依賴社交,搞得整個社會都走了樣。

BUT,人生最重要就是這個but,很清楚知道這就是現今社會的運作,懶惰去管,也無能爲力,所以就隨波逐流,樂得自在吧。


屢次引用了九把刀的話語,在此註釋

Sunday 13 November 2016

沒有特別迷偶像,也沒有對音樂有什麼特別的研究,聽不懂很多現在的西方流行樂,而華人流行樂和韓式流行樂也逐漸往西式轉變(是致敬,是抄襲,是跟風,是跟“流行”,見仁見智)。所聽得懂的歌手隨著年齡的增長(說著自己),逐漸變得寥寥無幾;沒有機遇,也沒特地找機會,所以也還沒參加過任何一場演唱會。以前倒是有去過民歌餐廳聽歌,只是那種喝喝啤酒,興起的時候點些歌的場景已不復。

對於樂器倒是有比較多的興趣,說是樂器,並不是音樂,因為這個興趣是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有些歌曲聽了,會想要找歌詞來品味,倒不是品味歌詞的含義,比較多是在於欣賞那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中文詞語,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因為聽歌聽著,被那優美的詞句戳中,進而放上那些對其他人來說是無厘頭的話語。華語造詣是差,但對於欣賞這些白話歌詞還是能的;而對音樂全然不懂,就單純地只是因為感覺對了,旋律對了,曲調對了,就覺得好聽了。

喜歡了,就躍躍欲試,會跟著哼,甚至把歌詞打印出來,當作小學默寫般在背(對於考試倒沒那麼認真),好聽不好聽是其次,或根本就不是考量之一,反正有那種參與的感覺就是一種享受。好了,歌唱是會了,在曲子部分就有了想要探索的心。看著演奏家靠著手、或嘴、或腳,把旋律彈奏出來,那種視覺與聽覺完美交合的感覺,又讓我躍躍欲試了。可能長大了專注力沒那麼好,也可能純粹懶惰,總之是尚未成功,還須努力。

無論如何,在窺看了樂器的一小部分後,視野開闊了,看到樂器表演時所注意的部分就不一樣了。還沒到會去演奏廳欣賞古典樂的境界,但凡事都有個開頭,所以在經過了兩年前無意放了鴿子後,這次如約出席友人的大學華樂團演奏會。

關於音樂的評價就免了,不懂音樂,更不懂得民族樂的精髓,只是一向來都很敬重那些為維持中華傳統出力的人,很用心地聆聽,很專注地體會。要挑的話,就是對於西式樂器在華樂團裏佔的“戯份”重了點,尤其那是全然不同的格調,是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但那是全球化的問題(嗎?),之前也讀了篇文章,對於這種勉強湊合的行爲頗有微言。

不談音樂,談熱忱。看著這些大學生毫不浪費那珍貴的大學時間,轟轟烈烈地搞了個“千人宴”,節目的流程,安排等都做得異常地好,那背後的努力和付出絕對少不了。比對囘自己那怕事怕麻煩而揮霍了大學青春的心態,更是異常感慨。一向來都想得很多,想得太多,對於所謂的夢想從一開始的躊躇不前,到現在已經不了何謂夢想。

如今只能叫自己不畏懼探索了。

Tuesday 25 October 2016

三顾茅庐…吗?

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是幸運的
在課業上,在事業上
從三年級跳級開始,說不上是一帆風順,但也沒什麽大風大浪阻擋。
更重要的是,總是在對的時機,遇上對的人,遇上對的事。

從小在家裏說福建話,雖然四歲是上了阿門的幼兒所,但四歲也算不上什麽學習,然後五六歲上了華小幼稚園。所以小時候的馬來文英文都很爛。
雖說現在的英文沒有特別好,但至少還能在說英文的國家生存。
倒是馬來語從來沒有好過,甚至還嚴重退步了,慚愧。
華語在中學畢業後在書寫方面生疏了許多,在大學畢業後各個方面更是一落千丈,真慚愧。

回到英文,我常說我的英文是靠玩遊戲和上網學來的,如果我不是趕上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就沒有靠遊戲和上網進步英文這件事情。
對的時機

到了大學,沖出家門,遇到的事情更不得了,當然不是全部好的事情,至少我很慶幸有些事提早發生了,我也得到了很好的成長機會。
好的事情也沒少過,當初選擇科系純粹是因為那不是最熱門的,小時候有那種傲氣,不想和別人一樣(現在也還有,但會摻雜更多的理智了),結果在大三遇上了帶我走向不同道路的教授。當然並不是什麽驚天地泣鬼神,從此平步青雲的故事,長大後發現普通地活下去也很重要;至少為我這個沒什麽主動性參與人事物的反社會分子,留下了一段不一樣的大學經歷。
對的人,對的事

我很懶惰,我很怕生,我很怕事
個性使然(不是在逃避責任),我不會主動為自己爭取太多的東西,尤其那些離我控制範圍太遠的東西,這件事始終不變。
也很清楚意識到圍繞著自己的幸運,所以唯一告訴自己的是,機會找上門就要爭取。
所以我懵懵懂懂地贏了到香港,實現了第一次出國的機會;所以我用了一個晚上做了價值四十千(最後連一半都沒用到,那是另一個故事了)的企劃書,再實現了第二次出國;所以我毅然地經過數次和大使館拉扯,開始了五個月獨自在異國的生活;所以我在不了解這個行業的情況下進入,再不斷延續我這無與倫比的幸運。


機會再度找上門,不知是否經歷多了,顧慮也跟著多了,人也變得沒那麽幹脆,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也隨著消失匿跡了。

再度讓機會溜走,會不會從此一去不回呢?